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204国道今与昔

204国道今与昔
2020-04-26 08:44 来源: 编辑:供稿 浏览量:0

我家门前横亘着一条绵延千里的大路,这条路是灌南县境内屈指可数的国道,它就是人称“发展生命线”的204国道。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如今,四十多年里,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这条国道先后经历了两次改道和五次修建。过去几米宽的“小路”如今已拓展到30米,且设置双向四车道,绿化带、辅道、人行步道配套的标准化高等级公路。

亲眼目睹并见证204国道的不断变化,正是我们伟大祖国诞辰70周年城乡上下取得巨大成就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华民族快速崛起与振兴的象征;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成果的浓缩,乡村振兴画卷的具体描绘。

以前这条大道名曰“通榆路”。事实上的通榆路是江苏省内南北通行的一条重要干道,她南至南通,隔着长江与张家港相望;北至连云港市赣榆县柘汪镇,路线全长约400公里。据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讲,通榆路始建于解放初期,当时的路面宽度仅有5米左右,和现在的乡村主干道路没有多少区别。路面由砂石夹杂泥土铺筑,过路行人戏称“水泥路”,与现在的沥青、混凝土路相比,不可同日而语。那个时候,过往的行人、车辆行走在通榆路上,颠颠簸簸、晃晃悠悠,极不自在,不过,由于路面路况太差,行人一般选择走附近的土路。每逢雨雪天,泥土路难以行走时,行人才会走这条虽然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但脚底不沾或少沾泥土的石子路。这条路在老大埝公社时(原长茂镇的前身),必须经过素有“苏北黄浦江”美誉的灌河,当地人都称之为大潮河。这条河是江苏省内唯一没有建节制闸的潮汐河。河南岸是盐城市的响水县城。那时的长茂镇还隶属于淮阴市(淮安市的前身)。因为灌河上还没有建设桥梁,来往行人和车辆只能借助摆渡过河到达彼岸,导致行人车辆稀少,往返交通频率不高。如果夏季遇到台风暴雨,冬天大雪纷飞等恶劣自然天气,渡船无法摆渡,过往行人车辆也只能望河兴叹,等待狂风暴雨和大雪停歇,才能借助汽渡前往南岸,远途的行人车辆只能选择住进渡船口几家条件简陋的小旅社,几人一间将就凑合着,度过一个,甚至几个不眠之夜。正应了一句老话:放眼在近前,隔河千里远。也正是如此,一些车辆绕道其他道路,南下北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从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促进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高度出发,投入上千万元资金,在灌河上规划建设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大桥。这在解放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想当初,这条路未改道前,一直在我家西边,距离大约1000米左右。1986年9月17日,经过建设者们五年的艰辛努力,主桥692米,辅桥350米的灌河大桥建成通车。时任国防部长的革命老前辈张爱萍将军为大桥题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前来,为该桥建成通车剪彩。灌河大桥的通车,成为灌河两岸数十万人民的最大幸事。因为大桥没有在原行径道路线上建设,这条通榆路随着大桥建成通车而异地改道,向东迁移,正好经过我家门前,使我能够在40多年间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国道日新月异的变化。灌河上建设大桥连接盐城、淮阴和连云港三个地区,直达通行实现天堑变通途。因为大桥架设和国道线路改变,造就了灌河两岸人民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显得更为宽泛密切。此时,这条道路的最南端已跨过长江直达上海,向北延伸到山东省的日照、烟台等地区,通榆路由省道升格为国道,更名为204国道。过去车辆来往交通依靠摆渡,大桥建成后,汽渡成为摆设,更成为历史,逐步被人淡忘。也正因为大桥通车,204国道上经过的车辆和行人日益增多,整天川流不息,一些超载运输车辆频繁经过,砂石路面不堪重负,导致“遍体鳞伤”。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根据204国道的实际情况,国家和省市又进行认真研判,侧重解决,决定加大投资,改建国道,路面增宽至10米左右,新铺的沥青黑色路面取代了过去的雨天泥水溅、晴天尘飞扬,颠簸不平的砂石路。大桥架设,路况改善,让沿线居民高兴了好长一段时间。但好景不长,由于排水不畅,路基较差,超载车辆多,柏油路最终成为“波浪路、摇滚路”,从我们镇北边相连接的灌云县杨集镇到灌河南岸的响水县之间路面毁损特别严重,往往几公里的路程,机动车行驶30多分钟才能通过。路况较差最直接地表露是:国道上时常出现车辆抛锚、“罢工”现象,堵车是常有的事,见怪不怪。记得有年夏秋之交,国道灌南长茂段堵车长达37个小时,一辆辆尾随的汽车如一条五颜六色的长龙,蔚蔚壮观。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不善于做生意的本地群众也突发灵感,将家中的鸡蛋、玉米棒等煮熟兜售,生意特别红火。那一阶段,凡是经过该区域的车辆行人,提起204国道灌南长茂段,便大呼头痛,称此段为“气管路”。

1995年仲春时节,为彻底解决国道行路难的问题,在国家交通部的鼎力支持下,省、市、县公路交通部门又一次组织专业工程队进驻本镇。建设者们顶烈日战高温,栉风沐雨,奋战一年多,12米宽、混凝土结构路面的国道终于闪亮登场,展现在人们面前。从那个时候起,利用国道生财真正成为当地人共识,一大批外地客商有感于本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纷纷云集,置产兴业,发展经济,“生命线”开始焕发生机活力。美中不足的是国道两侧乱搭乱建、占道经营、脏乱差现象极为严重,这与连云港市南大门、灌南县的东大门形象格格不入,国道面貌亟待改变。

2002年创建部级文明样板路、提升内外形象行动中,灌南县交通运输、公路部门以及长茂镇(2013年区划调整更名为田楼镇)党委、政府联手打响204国道创建攻坚战,集中整治,彻底清理,硬化、美化、亮化、绿化同步走,镇区至茂兴段国道拓宽至24米,其余地段也由12米增宽至18米,违章建筑及杂树杂草全部拆除清理,新建的花池内花团锦簇,隔离栅栏以及高耸的路灯相得益彰,栽植的垂柳、玉兰花、观赏菊、黄杨树、冬青树等花草树木交相辉映,二图、新盘村境内还进行块石护坡;就连通榆工区内外环境也焕然一新,夺人眼目,小桥流水令过往行人驻足流连。

进入2008年,长茂镇新一届党委、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需要,抓住连云港市实施“一体两翼”、灌南县全力推进灌河临港产业,打造长茂后花园的历史机遇,组织人员、投入资金对这条国道,特别是镇区段进行重新定位和规划。当年3月份,灌河大桥北侧到长茂村的2公里范围内国道不仅全部绿化美化,而且路面宽度由双向两车道拓展为双向四车道,中间道路拓展至16米,配套的绿化带也拓宽4米,各向东西两侧延伸,同时重新设置慢车道和人行道,过去的“羊肠小道”华丽转身,变为宽敞大道,真正适应交通、商贸、物流快速发展的形势,道路两侧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以及脏乱差的陈旧面貌得到彻底整治,投资环境和对外形象明显改善,国道对外窗口显得更加亮丽,充满活力显得激情四溢。

2015年,鉴于204国道响水城区段交通拥挤,国道穿越影响城区交通环境,减少安全事故的角度,上级交通部门对204国道田楼段再次进行改道扩建。茂兴村以南204国道保留原来路况路貌,茂兴向西,国道与345省道并行经过灌河新港大桥,在三口镇七支渠西侧新建新国道,跨越一帆河,连接响水县绕城道,与原来的204国道交汇,从而避开响水县城主城区。目前,茂兴以北道路提档升级拓宽至30多米。交通部门坚持人性化原则,在新盘、茂兴两村境内规划铺设4米左右人行辅道,方便行人交通,保证安全出行。2016年年底,灌南段国道改扩建全面竣工。但由于跨一帆河大桥建设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田楼镇区原国道责无旁贷依然承担着国道通行的功能,据交警部门统计,每天车流量超过1万辆次,高峰时段达1.5万辆次。2018年起,田楼镇以创建省和国家级卫生镇为契机,结合交通干线专项整治“五项行动”,在交通运输部门的鼎力支持下,举全镇之力对镇区段国道全面刷新,破损堵塞辅道进行重建,新规划并建设近4公里人行步道。道路沿线下水管道疏通,安装架设近百盏路灯,绿化带重新修建,及时补植低矮苗木,环卫工人不间断清扫保洁,实现了道路硬化、苗木绿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如今,当您站在灌河大桥向北眺望,一条镶嵌在红花绿草中的国道恰似蜿蜒移动的风景线,淋漓尽致地展示着现代国道的“畅、洁、绿、美”。

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8万田楼镇一员,我为204国道过去拥堵不堪、狭窄破烂、环境脏乱差而蒙羞;也为你昔日尘土飞扬、崎岖难行而埋汰怨责;但更为你如今的靓丽而喝彩、宽敞而自豪、魅力而歌唱,无论何时何地,我愿倾力燃烧我的卡路里,支持、顶你——如诗如画的国道!永远不忘初心、义无反顾地热爱着、祝福着——我们伟大祖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奋进有为,屹立世界强国之林,奏响中华复兴最美乐章。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兴旺富强!(方明校)


《春思》
万月木
身隔两处心相随,
春色醉人劲力催。
和风细雨到来时,
人生苦短几轮回?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