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法治的源头活水

--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8-03-20 11:27    编辑:白露     浏览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法德兼治,既要用宪法和法律为之保驾护航,也要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法德兼治是时代所需,既要以道德涵养法治精神,还要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通过法德结合推进依法治国。(人民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法德兼治,既要用宪法和法律为之保驾护航,也要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法德兼治是时代所需,既要以道德涵养法治精神,还要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通过法德结合推进依法治国。(人民网,2018年03月19日)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德治这一自律之治,可以约束人们的思想意识,并通过约束人们的思想意识来达到约束人们行为的目的。一旦法律制度与世道人心相左,一些人们珍视的价值就会受损,法治本身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依法治国是民心所向、民意所求,法德兼治是时代所需,法治国家的建立离不开德治,必须把握法治与德治的互补性、兼容性和一致性,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

法治和德治,就像两个车轮,并行而不悖,合力才能向前。一个人的道德觉悟提升了,就会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社会的道德水准提升了,法治建设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如果不重视道德教育,一味依靠刑罚等强制手段制服违反法律的人,人们就不会认为违反法律是可耻的,就不可能在内心形成一道防御犯罪的堤防,而只是力求逃避法律的惩罚,想方设法钻法律的空子,甚至陷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德治总是以明确的善恶标准,包括公正与偏私、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道德观念,评价人们的行为或思想。评价党员干部是否合格,德,仍然是首要的品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为政之德,就是对党员干部的品德要求。“上行下效”,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才能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修德立德。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人生必修课,以严格的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成为德治的头雁、标兵、榜样,德治就能成为法治的源头活水。法治理念需要强化,法治意识需要加强,唯有让德治成为法治的源头活水,才能充分发挥出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方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作者:刘厚廷)

更多新闻阅读

勿让扶贫金沦为“唐僧肉”

向宪法宣誓 仪式与实质同样重要

江苏新闻周刊客服:025-660661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新闻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新闻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致电025-66066100 66066101,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分享到:
招商加盟
招商加盟
招商加盟
招商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