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传承农耕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2021-01-13 14:59 来源: 编辑:供稿 浏览量:0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农耕文化是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是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一种综合文化现象,它更是一种原生态文化。我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耕耘、蓄养已经绵延了上千年,年复一年的春种夏耕,秋收冬藏,不仅孕育出中华民族坚韧而质朴的品质,养育出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出辉煌的华夏文明,还滋养着中华民族休养生息、繁荣昌盛。

在某种意义上,农耕文化铸就了中国人无所畏惧,迎难而上的性格,建设了一个充满凝聚力、向心力的中华民族,也孕育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传递出只有向自然释放善意,人类才能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朴素道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迫在眉睫,农耕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农耕文化自信不仅能为农民赢得尊严与表达情感的机会,也能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传承农耕文化,需要我们协调合作,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在古代,由于受技术和环境限制,通过单打独斗式地种植生产实现自给自足困难重重,只能寻求于多人合作乃至一个族群合作,这就培育了中华民族以“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观。农业的劳动节奏较之工业更富于弹性,但农业的劳动绩效并不能立竿见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时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因为在生产和收获之间的漫长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由此,先民结成生产和生活的共同体,“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这就是农业、农村、农民内在地要求协调与合作的原因。

事实上,井田制的瓦解和小农经济的出现,并没有改变传统乡村熟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动摇互助协作的内在基础。坦率地讲,无论是现代的土地改革还是包产到户,直至当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村社伦理都是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留给后人、始终发挥重要功能的一条宝贵经验。可以说,它也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原则和路径。

传承农耕文化,需要我们对自然心怀敬畏,顺应自然,和谐共生。古人讲究顺天应时,人与自然是共生关系。对此,我们要借鉴传统农耕文化中的环保理念,让自己重新回归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去。通过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和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理念就是顺应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注解。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对不是对立的,保护与发展本身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为可持续发展打牢基础,最终目的是拥有更多的金山银山。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化,让悠久的农耕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和风采,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丰厚的精神文化滋养,保护传统文化、传承农耕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蒋亮)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