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孔德华:连续多年建言献策 补齐高淳水利设施短板

孔德华:连续多年建言献策
2020-10-30 10:52 来源: 编辑:现代快报 浏览量:0

【人物简介】 孔德华,1955 年出生,江苏高淳人,南京市第十四届、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高淳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

【口述原声】 大约 1977 年,我当选县、镇两级人大代表。那时候,高淳还没撤县设区,我还在当生产队长。回顾跟人大工作结缘的这 43 年,我特别想讲讲高淳人大跟 " 水 " 之间的故事。

高淳湖塘密布,水域面积 235 平方公里,约占区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蟹中之冠 " 固城湖螃蟹便盛产于此。水既是福,也能带来灾。高淳有水阳江、石臼湖、固城湖三大水域,既是皖南地区客水的 " 行洪走廊 ",又是下游太湖地区的 " 防洪屏障 ",每年都是南京防汛抗洪的高危区域。

△石臼湖大桥

前些天,我专门查过高淳县志。高淳置县后近 500 年间遭遇大小水灾 140 次。解放后,固城湖水位超过 10 米的年份 45 次,其中超过 11 米的年份 16 次、超过 12 米的年份 9 次。1954 年的那场大水,让高淳的老人们至今想起来都 " 心有余悸 "。固城湖水位高达 12.45 米,受淹农田 18.87 万亩,毁坏房屋多达 51279 间。

降服水魔、造福人民,成了数十年来高淳各级人大代表的强烈愿望。在担任县、镇人大代表时,我每年冬春时节都会带领社员挑土筑圩、筑牢堤坝、围湖造田。1995 年,到县里分管农田水利工作,压力很大。为遏制 " 水患 ",我们大力推动一线圩堤达标工程,跑遍河湖水库沿线。当时全县有 119 个水利涵闸陡门,位置在哪、情况怎样,都得牢记于心,生怕一有险情、耽误处置。

△固城湖水域

再后来,高淳撤县设区,我到区人大工作。治水利民,更成了区人大常委会每年的 " 重头戏 ":听取和审议固城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情况汇报,全力保护高淳人的母亲湖 " 固城湖 ";奔走呼吁,推动实施 " 高淳溧水引江供水工程 ",工程全线长 103.5 公里,让两区近百万居民终于喝上干净清爽的长江水。

从人大退休后,我依然关注高淳治水。2016 年水灾后,积极建言献策,支持市、区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提出 " 加快补齐高淳水利设施短板 " 等意见建议。随后,在市、区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全区实施了总投资近 40 个亿的 188 个水利项目,对一线圩堤全面加固。

市、区党委政府持续治理 " 水患 ",终于让高淳经受住考验。今年 6 月 10 日至 7 月 31 日,高淳降水量 869.0 毫米,是有水文记录以来的 " 历史第一 "。在这样严峻的汛情面前,党员干部众志成城,各级代表冲锋在前,全区仅发生险情 46 处,群众零伤亡,实现 " 河湖安澜,百姓安宁 "。

【代表感言】 全国人大代表、高淳区砖墙镇永成村党总支书记 邢青松: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高淳人,我对孔德华老代表所说的高淳 " 水故事 " 是有亲身体验的。河湖肆虐,谈何小康?一届一届人大代表持续推动,一代一代高淳人接续努力,水魔渐渐被降服。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大代表,就是要发扬这种艰苦奋斗好传统,始终不忘 "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 的初心使命,带领乡亲们走好小康路,安享幸福生活。

通讯员 黄方旻 张鹏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卢河燕

(通讯员供图)

原文地址:http://xdkb.net/p1/129677.html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