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洪丽娟:绽放在雪域高原的桑格花

洪丽娟:绽放在雪域高原的桑格花
2022-04-13 16:12 来源: 编辑:供稿 浏览量:0

【编者按】1952年9月,句容县人民政府设立卫生科,担负起全县的医药卫生行政管理工作,从此句容的人民卫生事业从积贫积弱中涅槃。从1952到2022,70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然而,一代又一代句容白衣天使,筚路蓝缕,意气风发,披荆斩棘,永不言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和时代佳话。今年,是全国各地献礼“两会”喜庆之年,本刊编辑部派遣作家走进句容,追踪句容市卫健系统70年辉煌发展的铿锵足音——

绽放在雪域高原的格桑花

——句容市卫健系统70年风采录之一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青藏高原——一个神秘的地方,随着韩红的一曲《天路》而名扬四海。无数游子、行者、探险家冒着生命之戲,前往探险,顶礼膜拜。

如今这块充满诗情画意的神秘之地,让一位年轻的内地医生魂牵梦萦,她就是句容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洪丽娟。

时常翻看手机里那些过往的“朋友圈”,品着、想着,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感慨。4年多过去了,那些往事依然恍如昨日……

山高水长,怀揣着一颗纯净的心灵

雪一直在下,几千年来一直就没有停歇。于是就有了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冈底斯山脉顶上的头冠,有了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奔腾不息的洪流。山何其高,水何其深,可有谁敢站在高山之巅厚厚的积雪中,去问一问雪的苍凉。

她来了,她们来了,她们就是中国卫生医疗队伍中的巾帼豪杰。

2015年8月23日,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党中央正式作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部署。决定对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和各市地人民医院实施医疗对口支援,实行人才“组团式”选派。自此,拉开了全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序幕。

动员令飞向大江南北,立刻在白衣天使中引起回响。江苏、山东、浙江、广东、上海……中国医疗战线上的勇士们踊跃报名,积极应征。

2018年1月的一天,正在家中调休的句容妇幼保健院医教科副科长洪丽娟突然接到院长的电话:“丽娟,我市要选派一名医护人员去援藏,你考虑一下,明天给我答复。”

“考虑了3分钟,我决定报名!”洪丽娟说,虽然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怕干不好,给医院、给市卫生局、给江苏医疗队丢脸”,但是好强的她依然没有动摇入藏的决心。“我分析了其他同事的情况,我年轻,刚刚从省人民医院进修回来,我去最合适。”

晚上,在江苏省农林职业技术学校当老师的丈夫回到家中,见夫人做了一桌饭菜在等着他。丈夫看了看洪丽娟,有些惊奇。便问道:“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啦,你无事献殷勤,到底有啥事?”听丈夫这么一说,洪丽娟倒觉得惭愧,还是丈夫了解自己,心里那点小心思两三秒钟就被他看穿了。便将组织部门派她援藏的事,一五一十地和盘托出。

丈夫听完并没有出声。洪丽娟见丈夫不出声,心里没底。便说道:“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

此时的丈夫倒显得有些平静,过了一会儿说到:“组织部门派你去援藏,这是对你的信任,我绝不拖你的后腿。孩子,我会安排妥当,老人我也会照顾好,你就安心地去吧,只是西藏高原反应,不知道你的身体能不能吃得消。”

那一刻洪丽娟眼里有些湿润,她心里很清楚。这些年来丈夫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为了支持她援藏,愿意包揽所有家务活,照顾一家老小,这是下了多大的决心,给了她多大的动力啊。

这时母亲从厨房出来,听说了此事,眼泪立马就下来了:“小娟,你咋这么心狠哪,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呐!”

洪丽娟一时惊愕,继而鼻子有些酸楚,她想哭。

大女儿已经8岁了,平时因为工作忙碌的缘故,很少给予母亲的温暖,此时此刻,要离开孩子一年,洪丽娟心里当然有一万个不舍。

可丈夫深深懂得妻子的秉性,妻子一旦决定了的事,就是十头水牛也休想拉回头,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以丈夫特有的温柔给她以深情的祝福。

雄鹰就要让它在蓝天上练就翅膀。

前期的体检一切正常,一个月后,洪丽娟将带着句容妇幼保健院领导的重托,带着全体职工的深情厚意踏上援藏之路。

走的那一天,她记得非常清楚——2018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妈妈说:“我送送你。”可洪丽娟说什么也不同意,她怕看见妈妈悲伤的样子。

从家里走到楼下,再从楼下走到小区门口,不到100米的距离,她却走了整整20分钟,回头的一瞬间,看见母亲远远地跟着。母亲蹒跚的样子,让她心疼,忽然觉得母亲老了。

此时此刻,洪丽娟已泪流满面。

山路漫漫,留下了一段铿锵的足迹

最蓝最蓝的天哟,在青藏高原;最白最白的云哟,在玛积雪山;格桑花一样美的脸,在青海湖畔;雪莲花一样纯的心哟,在三江源头。

在洪丽娟儿时的记忆中,西藏的一切充满着浪漫的色彩。怀揣美好的希冀,江苏援藏医疗队举旗出征。

初到拉萨,一切还算正常,可入住宾馆后,头痛、胸闷、气喘等一系列的高原反应接踵而至,让洪丽娟猝不及防。

“气候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这是洪丽娟对西藏的第一印象。明明昨夜狂风大作、大雪纷飞,第二天一早却是风和日丽、艳阳高照。空气非常的干燥,“经常早上起床轻轻擦一下鼻子就出血。”洪丽娟说。

经过一周的调整适应,洪丽娟和来自镇江的4名医生投入到达孜县人民医院的工作中。

说是一座县级医院,充其量也就是江苏一个乡镇医院的规模,妇产科一共只有12张床位、4名医生,最忙的时候也只能住下5~6名产妇。更让洪丽娟苦恼的是,医院的基础设施、医疗条件都极其落后。最初医院没有专用的被褥,住院病人只能自带,因为山路难行,病人基本都是举家搬迁到病房,富裕点的还带着锅碗瓢盆。整个医院只有一台心电图机放在门诊,病房抢救时要跑过去取;生化检查只能查肝功能、肾功能及电解质,但不能及时出报告,治疗方案只能根据条件来……

因为医疗条件差及医疗技术上的匮乏,但凡在生产前能预见紧急情况的产妇,都被患者自己或院方要求转院,长久以来,这里都是以顺产为主。技术上的单一还不是问题的关键,医院还存在缺乏药品、血浆等情况。

“这种状况科室怎么发展?”在洪丽娟的建议和指导下,妇产科一切从头开始,通过开展临床教学查房、专题讲课、疑难病例讨论等方式,并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工作的有效经验,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规范与临床思维传授给科室医生,有效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流程,特别是病历书写和药物的合理应用。

“虽然工作辛苦,但是看到身边的同事们在成长、进步,科室一天天发展,再苦再累都值得。”洪丽娟说。

在洪丽娟的记忆中,最难忘的是深夜的一次抢救。

那是2018年4月9日夜里11点,她刚睡着就被手机铃声惊醒,“一名足月孕妇已宫口全开,由于骨盆窄、胎位不正,不能顺产,随时可能危及产妇和胎儿生命。”

“我马上到!”做事一向雷厉风行的洪丽娟,拿上外套边穿边跑向产房,完全忘记自己是在缺氧的高原上。虽然寝室离产房只有一百多米,到了产房门口,她已嘴唇发紫,头晕目眩,四肢乏力。

进入产房,洪丽娟发现产妇骨盆狭窄、胎儿大、横位,无法顺产。“如果做手术,这将是达孜县人民医院第一台剖宫产手术。”但医院药品匮乏,没有输血条件,一旦发生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后果不堪设想。“如果转院,路途遥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风险。”洪丽娟当机立断,立刻实施剖宫手术。决不能为了规避自己的风险,而把困难推给患者。

从紧急准备到实施手术,一切有条不紊,十分钟后取出宝宝,但婴儿此时面色苍白,心率80次/分,呼吸微弱,肌张力松弛,重度窒息!立即给予清理呼吸道、胸外心脏按压,仍不见好转,心率只有60次/分。

“宝宝情况危急,准备气管插管。”护士迅速备好气管插管物品,把新生儿摆好体位,尝试操作后未能顺利地完成气管导管。此时孩子生命垂危,洪丽娟立刻把新生儿放置抢救台上,调整好体位,左手暴露口腔,右手顺利将气管插管插入气道,先吸出大量黄绿色粘稠痰后,给予加压给氧,心脏按压,5分钟后,一声洪亮的啼哭划破了夜空,抢救成功了,宝宝皮肤红润,心率110次/分,肌张力恢复,一切归于正常。

此时,洪丽娟已经汗流浃背,她走出手术室后,孩子爸爸激动地握着她的手说:“谢谢,安吉拉!”虽然听不懂耳边欢呼的藏语,但洪丽娟能感受到孩子家属们满满的感激与喜悦之情。

第二天,《拉萨日报》在头版报眼位置刊登了“达孜医院首例剖宫产手术圆满成功”的新闻。

精彩的故事还在继续——

无痛人流手术在内地是再也普通不过的手术,然而在达孜医院,由于设备和技术的不足,他们从未开展过,洪丽娟决定攻克这一技术难关。通过前期的筹备,2018年7月20日,以洪丽娟为首的团队正式开展首例无痛人流手术。麻醉和手术仅花费10分钟,经过10分钟患者正常苏醒,各项生命体征正常,病人及家属都十分满意,达孜区首例无痛人流手术获得圆满成功,再次填补了达孜医院的历史空白。

“毕竟自己的援藏时间有限,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发挥最大作用呢?”洪丽娟每天思考的就是如何把自己拥有的一些技术“留得下、用得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洪丽娟深知,在当地现有的医疗条件下,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医疗水平,只有系统地给医护人员传授医疗知识和经验,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既手把手地传授医疗技术,又要放手不放眼,结合典型病例传授专业知识。为此,她组织开展了多场专题讲座及培训,包括妊娠期糖尿病、胎心监测的解读、子宫收缩药物的规范使用、孕前及孕期用药指导、羊水栓塞、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抢救演练、心肺复苏操作及考核等。

紧接着,洪丽娟又计划将腹腔镜手术在达孜落地生根。

立项,设备采购,家具安装,科室的设计布局……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全力支持下,一切都顺顺利利。其实,此时更重要的是传授技术。每周,洪丽娟都会给同科室的医生护士授课,从基础理论开始,然后进入模拟演练……从早到晚,她就带着这四名西藏本地的医护人员,围着腹腔镜转,先在模拟器上反复练习,然后再手把手地进行实际操作。

在援藏的300多个日子里,洪丽娟团队完成了妇产科手术42台,无痛人流术10台及腹腔镜手术12台,包括剖宫产术、输卵管结扎术、卵巢囊肿剥除术等,开展了新项目新技术四项。指导完成了臀位接产4例、双胎接产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成功3例、产后出血抢救成功1例。10个月来妇产科住院病人达300余人次,手术例数及住院人数都创历史新高。

无疑,这些用生命书写的数字,是艰辛与血汗,情感与温度,梦想与情怀,甚至是生命的凝聚!

雪域高原,洋溢着一张张纯净的笑靥

在援藏的日子里,除了在医院救死扶伤之外,洪丽娟和她的队员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走进牧区,扶贫义诊。

众所周知,达孜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北部和南部分别为东西横亘的恰拉山和郭嘎拉日居山,中间为拉萨河谷地,为典型的“U”形地貌。达孜地区环境恶劣,属于高原季风干旱气候区,全年平均降水量只有74mm,牧区主要集中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白马吉日山、扎龙马山周边。

有人说过,青藏高原是眼睛的天堂,身体的地狱,心灵的故乡!每次义诊,巡诊大篷车在气喘吁吁地走了近三个小时才能看到牧民的“家”。

每年春夏季,牧民们的生活很不稳定,生活习惯极不规律,一个简易的帐篷就是他们流动的家。由于高原缺氧、常年干旱、昼夜温差大等因素,导致高血压、眼疾、关节炎等疾病成了困扰当地牧民的普遍现象。

洪丽娟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巡诊的目的地是唐嘎乡。

一路翻山越岭,穿越海拔5126米的恰拉山山口,前后经过2个多小时的奔波,终于抵达唐嘎乡设置的临时诊疗点。

巡诊车刚刚到达,就被翘首以盼、等候多时的牧民团团围住,此后又陆陆续续有牧民从四面八方赶来。

一切准备就绪,义诊正式开始。此次义诊活动涉及重症医学、骨外、妇产、普外、心内等多个学科,分地面露天和巡诊车内两个阵地进行,地面露天阵地主要负责接诊登记、测量血压血糖、骨外和普外等身体检查、普及医学健康知识、免费发放药品等,巡诊车内主要负责为需要做进一步检查的牧民做B超检查。

21岁的藏族姑娘普赤经过检查被诊断患有盆腔炎,洪丽娟一边给她开药一边给她讲解饮食及生活方面注意的事项,普赤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用不流利的汉语说:“我以前总是觉得肚子疼,可始终找不到原因,想去县城看病,路太远,又没有交通工具。只能忍着!现在好了,县城的医生们来到了家门口,真的是太感谢他们了!”

每一位检查完毕的牧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淳朴的双眸里透着无限的感激。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少牧民等待的时间,医疗队员们中途不休息,开饭的时候也只是匆匆将冻硬的面条随便扒几口,便又投入到工作中。

此次义诊活动整整持续了4个多小时,累计接诊患者160余人,其中测量血压120人,做心电图检查60多人,超声检查80余人,共查出妇科、胆石、关节炎等各类疾病患者42例。针对每位疾病患者,援藏医疗队员都给出了详细的治疗意见及健康指导,并向他们累计发放了价值近万元的常用药品。

晚上回到宿舍,她在“朋友圈”中晒出了这样一段文字:“外面寒风刺骨,冰冻三尺。冒着严寒,上午跑了七个村义诊,下午回到医院又是一台手术,援藏的生活如此紧张而充实,只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太快……”

都说女人心细如丝。在一次义诊中,眼前的一幕又让洪丽娟走上了募捐之路。

那一天,她和队员们走进一所幼儿园,为这里的小朋友进行体检和卫生宣传。看到医生的到来,孩子们欢呼雀跃,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然而从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声中,洪丽娟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原来她发现孩子们身上衣着单薄,倦缩成一团;有的孩子的鞋子也破了,露出大脚丫;有的孩子脸上黑不溜秋,像烟雾熏过一样,分不清眼睛鼻子。这一切让洪丽娟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泪含眼里,痛在心上。“让他们暖和一点”成了她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当天她就没“舍”得离开,帮助幼儿园打扫卫生、整理房间,为孩子们洗手洗脸……一直忙到天黑。

回到医院已是晚上十点。洗漱完毕,躺在床上的她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便翻身坐起,在“朋友圈”里发出第一条呼吁:“各位亲朋好友,此时此刻正需要你们的爱心。家乡酷暑难耐,而我这里——拉萨达孜六月还在飘雪。很多藏族孩子家庭贫困,衣衫单薄,温饱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请大家伸出援手,帮帮这些孩子!家里不穿的衣服扔了着实可惜,不如捐给这些孩子,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大爱、民族的温情!”

一个小小的善举,即刻掀起爱的波涛。“为了达孜的孩子——暖心接力”公益活动,从句容妇幼保健院开始逐渐在全城范围迅速升温。

不留名的七旬老奶奶、江苏省农林职业技术学校的师生、天一商场、茅山振兴服装厂都先后加入到捐赠的行列。羽绒服、棉鞋、棉裤、书包、学习用品不定时地邮寄到拉萨。尤其是边城镇的“爱心妈妈”们,放下一切手中的家务,抽出所有时间,在短短10天的时间里,就为达孜县的孩子们织就了300副棉手套和200顶棉帽。

不停地接收快递、拉回包裹、整理登记、打包分发,这成了洪丽娟工作之余的又一份额外任务。

细细涓流汇成爱的长河,“暖心接力”活动自始至终没有中断。

捐赠范围从卓康村幼儿园、穷达村幼儿园,一直延伸到五保户老人、敬老院,最远的延伸到了阿里地区。

每到一所学校,孩子们一个个蜂拥而至来到她们身边,争先恐后地穿上新的棉衣棉裤、袜子、鞋子,孩子们在校园里笑着、跳着,就像过节一样欢欣鼓舞。有的拿着学习用品,赶忙跑到教室去写字、画画,那专注的神情,那认真的姿态,让人忍俊不住心生疼爱。

洪丽娟一行就要离开了,孩子们总是围拢过来,一起唱歌跳舞,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那天真的笑容,无邪的眼神,让洪丽娟泪流满面。

2018年12月27日,洪丽娟结束援藏任务返回句容。离别之际,洪丽娟的心情五味杂陈。援藏的300多天,洪丽娟深知,对家人亏欠太多,舍弃了小家,选择了大爱,得到的是一次心灵的净化。茫然无助的时候,身体疲惫的时候,那些老援藏人的故事、当地干部职工的奉献精神犹如一盏盏明灯,照亮未来前行的路。

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尽管没有踏遍西藏的土地,就连达孜区的风景,洪丽娟也无暇多看,但站在今天岁月的彼岸回望,这一段医疗援藏日子,那些难以入眠的夜晚,都会变成永恒的回忆,终是感动了时光,也温暖了自己。

阳春三月的一个下午,我急匆匆赶到句容妇幼保健院采访了洪丽娟,第一眼见到她柔柔弱弱的样子,很难与她在雪域高原奔波前行的状态联系在一起,高原上桑格花的形象便在脑海中浮现开来——

格桑花是一种生长在高原上的普通花朵,杆细瓣小,看上去弱不禁风,可风愈狂,它身愈挺;雨愈打,它叶愈翠;太阳愈曝晒,它开得愈加热烈。

洪丽娟,就是一朵绽放在高原上迎风而立的格桑花!

(作者 赵柳方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