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84岁奶奶情有独“粽”创作彩粽致敬逆行者

2020-06-26 11:15 来源: 编辑:现代快报 浏览量:0

将彩线轻轻一捻,指尖上下缠绕,没多会儿,一个彩粽雏形便出现了。裁纸板、做骨架、配色、绕线……韩玉如和徒弟们在自己的彩粽工作室里忙个不停。作为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彩粽制作技艺项目的立项人,今年84岁的韩玉如仍奔走在教学、推广端午彩粽制作技艺的路上。“公园、社区、学校、工作室……我走到哪儿就教到哪儿,已经数不清带过多少徒弟了。”

△彩粽奶奶

结缘:9岁师承母亲,退休后成专职手艺人

84岁的韩玉如,自幼便与彩粽结缘。她的端午彩粽技艺启蒙于小学,传承于祖辈。“小学三年级时,班上劳作课的老师就教过我们制作彩粽。课上没学会的,回家后母亲也会教我。”谈到母亲,韩玉如的眼神中满是怀念。原来,韩玉如的母亲精通女红,年轻时还是远近闻名的泥塑手艺人,对于彩粽制作,母亲也十分擅长。学会做彩粽后,韩玉如每到端午,都会亲手制作彩粽,把它们挂在墙边、门头。“彩粽寓意着驱邪避灾,吉祥安康。以前南京人过端午时,家家都会挂上彩粽,在彩粽里面放上五谷杂粮,象征着五谷丰登。”

△彩粽奶奶韩玉如

年轻时的韩玉如,将制作彩粽当做自己的业余爱好,而真正开始全身心投入彩粽事业,要从六年前算起。

2013年,老伴离世,韩玉如备受打击,精神状态也大不如前。在儿子的开导下,韩玉如重拾童年爱好,走上了传承南京传统民俗技艺——端午彩粽的路。“刚开始我只是在家里面做,后来人逐渐开朗起来,就到公园里教大家做彩粽。一到周末,我身边就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

推广:学习的人越来越多,最忙时一天要跑3个学校

△韩玉如教学

在韩玉如看来,非遗彩粽不仅要走出社区,更要走入学校。“有一次我去外地,看到那里很多学校的学生都会做彩粽,而我们南京的孩子却不会,我觉得非常可惜。”说到这里,韩玉如叹了一口气。

2018年,韩玉如“彩粽进校园”的想法终于实现,她第一次走入校园,让同学们在手工课中感受彩粽的魅力,没想到效果却出奇的好。“到了下个学期,就有五百多个学生同时在电脑上抢彩粽课。学生们真的很喜欢端午彩粽。”韩玉如告诉记者,每周二,她还会去老年大学上课,最忙的时候,一天要跑三个学校。“很多人都说我在玩命。但一想到自己年龄已经不小了,我还想把这份手艺传承下去,就只能这么拼了。”

韩玉如的弟子中,有六七岁的小朋友,也有七八十岁的古稀耄耋老人。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会来到韩玉如位于社区的工作室,一起沉浸在色彩的世界中。韩玉如教过的学生数不胜数,就连她自己都不记清了。“我这里可以说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吧。”

创新:自创8种新裹法,用彩粽向逆行者致敬

“别看彩粽小巧玲珑的,但做起来可费功夫了,对耐心是极大的考验。要提前把硬纸板裁成长条状,折出五角六面的骨架,再包上一层彩页纸,才能开始绕线……”缠线、上胶、穿流苏、固定,一个彩粽制作下来,至少需要十多道工序。一个完整的彩粽作品中,包含多个元素。通常采用古法编制的小彩粽,两个小时就能完成,但工艺复杂的彩粽,一个就要耗费大半天的功夫。

△抗疫彩粽作品

在制作彩粽的过程中,韩玉如不忘钻研,又创新出8种不同的新裹法。耳饰、香囊、项链,包饰……配合新创的裹法,种类多样、造型各异的配饰源源不断地从韩玉如的头脑中变为现实。疫情期间,韩玉如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创作了一套香囊彩粽,并把它们当作抗疫作品,向逆行者们致敬。“彩粽上的蓝色代表健康平安,黑色代表力量,红色寓意着吉祥,香囊上的虎和仙猴寓意驱邪、长寿。希望这个作品能带给大家平安和力量。”韩玉如说。

欣慰:全身心投入背后离不开家人的支持

△制作彩粽的彩线

△缠好线的彩粽

对韩玉如而言,彩粽陪伴她度过了人生中的至暗时刻,渐渐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柱。“我现在每天都在和彩粽打交道,每创作出一个作品,我都很开心,感觉自己的生活特别充实。”

韩玉如对彩粽的全情投入也得到了家人们的支持。“儿子每天都会按时把饭菜准备好,家里什么事情都不用我操心。”韩玉如告诉记者,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一二点,她都会把时间投入在制作彩粽上,“有天晚上十一点多,孙子看到我房间的灯还亮着,以为我忘记关灯了,结果推开门发现我还在做彩粽。他开玩笑地说,‘不好了,奶奶做彩粽走火入魔啦!’”

△生肖彩粽

“我儿子就说,妈你安心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了。”家人的支持让韩玉如感到很欣慰,“以后我可以放心把余生都托付给彩粽了。”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李楠 陆雨潇/文 郑芮/摄

原文地址:http://www.xdkb.net/p1/96843.html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