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扬州:大运河文化的新“打开方式”

2022-09-24 16:06 来源: 编辑:中国江苏网 浏览量:0

扬州是一座文博之城,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双博馆、史可法纪念馆……一处处文博场所,从各个角度呈现着扬州文化的源远流长。若要追溯源头,都和那条流淌了2500多年,始终陪伴着扬州的大运河有关。

蹲点

运河大剧院演出不断 大运河博物馆观者如流

站立时,如同青山连绵,峰峦叠嶂;后仰时,宛如风过山林,万水俱静。9月3日、4日,在扬州运河大剧院上演的《只此青绿》,让市民在家门口就看到了国内顶尖的艺术表演。

之前,运河大剧院已经上演过《朱自清》《断金》《红色娘子军》等多部顶级剧目,让市民大饱眼福。

运河大剧院,从在明月湖畔亮相的那天起,就吸引着市民的目光。

扬州运河大剧院负责人张捷介绍,大剧院开业一年来,已经举办了382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展示着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我们将牢牢抓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这一重大战略机遇,聚力打造文化惠民、文化展示、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窗口,争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交出文化建设的高分答卷。”

在扬州,除了运河大剧院,还有一家以“运河”为名的文博场所,那就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无论酷暑寒冬,博物馆门口始终排着等待入馆的长龙。

纵深

文博城以运河为底 已建100多家文博场所

和扬州城市同生共长的大运河,赋予了扬州极为丰厚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在历经了千年积淀之后,正在以文博城的形式,向世人展示着运河的馈赠。

2006年5月,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提出要用15年的时间,把扬州建设成为“文化博览城”。2007年1月,数易其稿的《扬州文化博览城建设规划纲要(2006-2020)》正式出台。

近十年来,扬州文博城的建设随着全社会的“文博热”突飞猛进。如今,全市已有登记注册博物馆、纪念馆共计17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家、二级博物馆1家、三级博物馆4家,此外还有各级各类专题展览馆、纪念馆147处,涵盖了综合类、社会历史类、古宅建筑类、文化艺术非遗类、自然科学类、园林景观类等,构建起以等级馆为主体、专题馆为补充的完整博物馆体系。

各文博场所之间互动频繁,通过举办展览、馆际合作、馆校共建等,促进与社会的交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据统计,近十年,各文博场所共举办临时展览超过600期,其中,“水蕴华章——大运河文物精品展”等4个展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介项目。

无论走进哪一个文博场所,都会感受到运河的底蕴。在双博馆内,可以看到运河伴随城市成长的整个历程;元代的马可·波罗顺着运河来到扬州,这才在东关渡口有了他的纪念馆;各种展馆里展示的工艺美术,也都是通过运河的来往凝结而成……

根据扬州市博物馆改革发展相关方案,到2025年,扬州将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体制完善、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格局,实现博物馆高品质、差异化发展,扬州文化遗产的文明价值、时代价值得到更好阐释,博物馆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化传播功能得到更好发挥,博物馆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作用更加彰显。

记者手记

最好的感恩是传承

扬州是和大运河同生共长的城市,一条大运河,滋养了扬州2500多年,不仅点亮了万家灯火,更丰润了文化风潮。

当我们在剧院欣赏《只此青绿》时,就会想到,徽班正是顺着运河北上进京,促成了京剧的诞生;当我们在博物馆里感受大运河的前世今生时,就会想到,脚下的这片土地,正是这条大河的原点。

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很多灿烂的文化遗产都和运河有关。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顺着运河,来往扬州,赋予了扬州诗一般的美感。而扬州人,也不曾辜负运河的深情厚谊,这些年来围绕运河文化深挖运河内涵,打造的一座座博物馆、演绎的一场场演出,都让大运河以全新姿态再现于世人面前。

原文地址:http://jsnews.jschina.com.cn/yz/a/202209/t20220924_3082147.shtml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